第77章 郑和下西洋(第1页)
【1405-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。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,南京改为留都。】
谁要:“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啥啊。”
咸鱼翻身:“正史:促进明朝海上贸易,宣扬国威。野史:找朱允炆。”
明·张燮:“明成祖以海道通夷,命郑和七奉使,历三十余国,皆称臣入贡,而诸番之物,悉充内府。”
明·李时珍:“郑和所至,得海外奇药异草,皆入药用。”
明·黄省曾:“郑和所至,皆以金银、丝帛、瓷器、铜钱等物,与诸国交易,诸国亦各以其土产以献。”
太清晰:“我一直有个疑问!古代没有导航,是怎么找到路的。”
裹了婆婆:“所以说郑和在当时条件下能7次下海,确实非常厉害。”
明月湖:“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,战国时期就出现,到北宋的罗盘已经传到世界各地广泛应用。这应该是高一历史课吧?”
呼雷婆母:“感觉令他们叹为观止,我朝文明得以远播四海。
而技术精粹,我等自守之密。”
朱瞻基点了点头,目光转向张本,问道:“张爱卿,依你之见,郑和下西洋对我大明的军事有何影响?”
张本沉吟片刻,答道:“陛下,郑和所率船队,虽未直接用于征战,但其下西洋之举,令我军航海技术、造船技艺在不外泄核心机密的前提下,皆有长足进步,对海防实有裨益。”
朱瞻基听罢,长叹一声:“先帝之英明,实非吾辈所能及。然今时不同往日,国力虽盛,亦需谨慎理财,不可随意挥霍。
吾等当继承先帝遗志,既要维持国威,亦不可忽视民生,更应保护我朝技术之根基。”
朝堂之上,一番讨论后,朱瞻基诏令郑和筹备再次下西洋。
群臣皆称善,纷纷表态将励精图治,确保国泰民安,同时保护国家技术之机密,以期大明江山永固,繁荣昌盛。
洪熙元年,大明之海,再次扬帆起航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.yeduku.cc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